轉帖|行業資訊|編輯:陳俊吉|2016-03-01 09:52:23.000|閱讀 410 次
概述:認知商業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人際互動,不僅基于結構化數據,如地理位置和交易歷史記錄,還會根據語調、情感、情緒狀態、環境條件、及人際關系的細微差別,而具有不同的層次,從而為客戶帶來更加個性化的互動體驗。
# 界面/圖表報表/文檔/IDE等千款熱門軟控件火熱銷售中 >>
未來科技應該是怎樣一種形態?腦洞大開后,一些新詞匯開始跳入了我們的視野。它是認知計算?大數據分析?物聯網?還是異構計算?神經元芯片?認知型機器系統?又或者,未來科技是他們的全部組合!正是這些前沿的新興技術,推動著人類走向新的文明,開始由互聯網時代邁入全新的認知時代。
認知時代發生了哪些變化?
之所以說人類進入了認知時代,主要是因為認知的外延正在不斷擴展。不只人類自己能夠認識世界,系統也可以通過感知和互動理解世界,并使用假設和論證進行推理,還能與專家相互學習。認知時代的到來,標志著人類能夠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進行大規模的學習、思考并實現自然語言的交互,進而解決人類和機器都無法單獨解決的問題。
認知計算不僅重構了整個商業模式,而且帶來了科技創新浪潮。而從整個社會的影響來看,認知時代帶來的直接變化就是大數據的成倍增長。“預計到2017年,大數據會翻倍增長,其中超過80%的成長數據都是非結構化數據,包括圖片、語音、視頻等?!盜BM副總裁、大中華區硬件系統部總經理郭仁聲表示。
認知時代有三個特征:第一,大數據每個行業和各個專業領域的變革。不管是過去幾年,還是未來幾年,與國際民生相關的行業數據都在飛速增長。比如:醫療、政府、教育,媒體等,都是大數據的主要聚集地。第二,大量的計算機代碼在重新塑造整個世界。人類的所有生活都與代碼息息相關,即使是一臺新上市的汽車,也要有超過10億行的代碼,幫助駕駛者去管理汽車的導航、音響、空調、燈光等功能。還有我們經常在使用的智能手機,要有超過100萬行的代碼在運行。第三,計算技術開始進入認知計算時代。在認知計算時代,每個人都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去理解世界規律,它可以是物聯網,是手持設備,或者是其他終端設備。通過我們習慣的演變模式,或者數據模式進行推理和論證,而且能夠通過互聯網,或者更專業的系統,對數據進行研究,并不斷進行自我學習和完善。
此種背景下,IBM Watson應時而生。Watson是認知計算時代的典型代表,基于云和開放性標準,它可以識別自然語言,能夠進行深度問答和學習。
“掘金”大數據,IBM能做什么?
當然,IBM在認知計算領域的能力不止擁有Watson,還有基于大數據的全案能力。據IBM大中華區提升客戶體驗委員會成員、Linux服務器總監林燦輝介紹,IBM的大數據解決方案涉及從底層到頂層的全部建設能力。
從底層的硬件技術來看,IBM一直在豐富產品線,并推出了針對大數據應用的LC系列服務器,即基于Linux的集群式解決方案,這是構建大數據環境的基本結構。與以往商業模式不同,大數據應用具有存儲密集型、計算密集型特點,并有同構、異構架構要求。新一代LC產品中的S812LC特別適用于Hadoop、Spark,能夠滿足大數據的高帶寬、存儲能力大、單節點存儲能力強、多線程同步等需求。另外,LC系列服務器不僅靠自己的產品能力提供服務,還結合了生態伙伴的力量,和OpenPower成員一起合作推出,其中涉及泰安電腦的部件設計、緯創的加工、英偉達的GPU等。
而從軟件的平臺能力來看,IBM也能夠為用戶提供國內、國外的多平臺選擇。IBM能提供面對大數據的開源平臺,特別是對Spark的支持,凸顯了IBM的開發和部署能力。同時,IBM也與普華、賽靈思以及一些國內比較知名的Linux操作系統廠商都有深度合作。通過多方能力幫助用戶構建大數據平臺。在數據庫層面,IBM和南大通用也在做一些底層技術上的開發和對接。 軟、硬件全案能力讓IBM的大數據解決方案得到了用戶青睞。IBM擁有很多大數據落地案例:在中國,IBM曾通過Linux on Power把X86移植過來,讓一家通訊公司的性能提升2倍多;IBM還曾為一個公安系統做了跨平臺整合,讓不同平臺的數據進行統一管理,可以更動態地處理和調動大數據資源;IBM也幫助一家保險公司使用車載的遠程信息處理業務,自動分析汽車行駛狀況,決定是否理賠。
IBM最近正在做一個特別重要的公共項目,那就是綠色地平線項目。IBM通過整套的算法去分析大氣污染,中間設計典型的密集型計算能力,采用了IBM最新發布的S812LC平臺,通過云平臺對大數據進行分析,預測環境污染。綠色地平線項目將在北京環保局第一個試運行,未來會逐漸推廣到各個省。
“IBM希望借助硬件、軟件及研發實驗室的技術能力,幫助用戶構建一個安全、可控的大數據環境。眾所周知,在Linux世界里,IBM是一個領導者。未來,IBM也在不斷調整步伐,以開放的心態,與更多合作伙伴合作,滿足用戶的需求?!盜BM大中華區硬件系統部PowerSystems產品總監李紅,重點強調了IBM的大數據戰略。
為了更貼近用戶需求,IBM將在兩個方面持續投入:一、構建更快的平臺。IBM將對Linux on Power繼續調優,讓高線程技術、高帶寬技術、并發能力更強,通過閃存技術解決客戶IO方面的瓶頸。第二,擁抱開源。IBM將一如既往地支持Spark。還有針對加速技術中不止強調速度快,還要考慮節能環保問題,其中要涉及CAPI、FPGA等不同技術。IBM的最終目的是建立更開放的生態系統,和合作伙伴一起搭建開放的API接口平臺。無論是Watson,還是Bluemix云平臺,都是IBM為了構建端到端的解決方案所做的努力和嘗試。
Via:比特網
2016企業革新方案大放送,慧都聯合IBM為你量身打造大數據專屬解決方案!詳情請咨詢在線客服>>>
本站文章除注明轉載外,均為本站原創或翻譯。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,但請務必注明出處、不得修改原文相關鏈接,如果存在內容上的異議請郵件反饋至chenjj@fc6vip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