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創|其它|編輯:郝浩|2008-09-24 09:27:59.000|閱讀 741 次
概述:
百度屏蔽,干預搜索結果。
# 界面/圖表報表/文檔/IDE等千款熱門軟控件火熱銷售中 >>
提供信息搜索服務的網站正在遭遇信任危機。盡管有44。71%的網民經常使用搜索引擎來查看新聞與信息,但他們卻無法知道自己搜到的內容是否遵循著客觀、 公平、公正的原則——也許,一些稱贊企業及其產品的網頁或新聞是花錢買來的,而另一些關于批評企業的新聞或信息卻不見了蹤影。
日前,《21世紀經濟報道》披露了三鹿試圖對百度進行危機公關的文件,文件中稱:“與百度簽定300萬廣告投放協議以享受負面新聞刪除”。此篇文章被發表后,百度在當天下午做出回應,各網站報道的標題為“從未答應屏蔽三鹿負面”。但百度上關于三鹿負面文章遠遠少于Google,而且首篇報道此事的《三鹿真假公關戰》的文章被從幾大門戶網站新聞頻道中撤掉。
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匡文波介紹,對傳統媒體來說,真實性、客觀性是其基本原則。這條原則對新媒體來說也同樣適用。剛剛由北京正望咨詢發布的中國搜索引擎市場調查結果顯示,目前在國內搜索市場中,百度以65。8%的份額遙遙領先。2008年4月28日,百度CEO李彥宏在深圳舉行的新經濟高峰論壇的講話中稱,公司的近期目標是“成為中國影響力最大,收入最高,覆蓋人群最廣的新媒體公司”。一位業內人士反問,如果百度使用某種手段干預搜索結果,這是否違反了媒體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?
一問百度:簽定300萬廣告投放協議可享受負面新聞刪除?
9月13日,《21世紀經濟報道》發表了一篇題為《三鹿真假公關戰》的文章,披露了三鹿試圖對百度進行危機公關的文件,文件中稱:“與百度簽定300萬廣告投放協議以享受負面新聞刪除”。
百度在當天下午做出回應,各網站報道的標題為:“從未答應屏蔽三鹿負面”。百度發表聲明稱:“在第一時間嚴詞拒絕了三鹿的代理公關公司提議”。然而,百度上所有關于三鹿的負面新聞均是在9月12日后出現的。以熱帖標題“三鹿,在小朋友的生命健康面前請不要表演”作為關鍵詞搜索,可以發現:9月12日下午,Google顯示11400條,而百度僅能顯示11條。9月13日上午,Google顯示11800條,百度為54條。筆者發現,時至今日,通過對比,用百度搜索到的三鹿負面新聞遠遠少于Google。同時,此前提到的《三鹿真假公關戰》一文,在新浪、搜狐、網易等門戶網站新聞頻道中已不見蹤影。
在鳳凰論壇中,網民“大嘴猴”發帖公布了“百度廣告銷售部總監董安民”發出的關于“負面處理的原則和注意事項”郵件,其中一句為“……為了規范流程以及節省同學們的溝通時間,現在把大家的問題集中起來,做一次集中的說明:刪網頁結果10000元/條。 ”
人大新聞學教授匡文波介紹,網絡媒體目前更多遵從的是商業利益和道德標準之間的平衡。一位媒體人士稱,作為半數網民經常搜索新聞與信息的網站,如果沒有遵循客觀、公平、公正的原則,那么至少這個企業是沒有社會責任感的。
二問百度:不參與競價排名就可能會被屏蔽?
不做競價排名,就要被封站?一位從事電子商務業務的王經理談到百度競價排名業務時說:“許多擁有自己網站的公司,在 遭受百度的訛詐!”但是他不敢透露他所在的公司名稱,甚至連哪個行業都不敢說,因為他怕此事曝光以后,他的公司遭到百度的惡意屏蔽。
他曾經拒絕過百度競價排名業務的推銷,但發現,如果不花這筆錢,那么公司所賣的所有商品,無論是否是熱銷商品,在百度上面的搜索結果都非常靠后,在翻過搜索頁面幾十頁之后才能找到。無奈之下,在參與了百度競價排名之后,公司的所有商品,才得以進入正常的“公平競爭”,按照真正的市場規律進行排名。
新浪博客張樊寫道:“如今,百度越來越多地人工對搜索結果進行編輯或屏蔽。2006年的'極度事件',百度可以人工地將天極下載的搜索結果指向與自己利益相關的'天空下載';那么為了自己的利益,將有關網站進行屏蔽就更是'小兒科'了。不少網站已經遭遇了百度'搶劫式 '的競價排名推廣,不參與競價排名就隨便找個理由來屏蔽了該網站,這讓一些網站被迫交錢參加競價排名。”
《中國新聞出版報》2008年7月發表標題為《百度競價排名財源滾滾問題重重》的文章談道:“百度對不愿與其合作的網站們卻十分'嚴厲',頻頻封殺各種各樣被他視為'作弊'的中小網站,從而惹來了'眾怒',不少網站站長因此結成了'反百度聯盟',在一個叫做'反百度'(www。fanbaidu。com)的網站里集體抗議。如今,現在的反百度網站是更新后的平臺,之前還有一個老的反百度網站,兩個平臺上反百度的總簽名人數早已過萬。 ”
三問百度:是否在干預搜索結果?
9月16日,北京正望咨詢發布了2008年中國搜索引擎市場調查結果,在全部調查城市總體中,百度以65。8%的市場份額遙遙領先,Google的市場份額為22.0% .百度在京滬穗三城市的市場份額略有下跌,但繼續保持巨大的領先優勢。
但占據壟斷地位的新媒體公司如果只顧商業利益,將給市場帶來什么?據某公司市場人員介紹,該公司一條新聞在主要門戶網站被刊登后,很快用Google就能搜索到結果,但是用百度搜索,有時卻要滯后幾個小時,甚至一兩天。9月21日,筆者以新聞《神七今日將按既定程序安裝四個尾翼》為例,新浪網于12點 40分刊出并置于新聞頻道重要位置,搜狐網于14點39分刊出。9月21日21點30分,筆者分別利用不同的搜索引擎對這條新聞進行搜索,結果卻大相徑庭。用Google搜索,第一條新聞來自鳳凰網,第二條來自搜狐,第三條來自新浪,其他還有中新網、中華網、網易等共961項符合結果。
用百度搜索,第一條結果來自浙江在線,第二條來自中華網,第三條結果來自搜狐社區,第四條來自“嘰歪”,第五條來自中華網金喜正規買球。
一位業內人士提出疑問,為什么沒有顯示新浪、搜狐等重要新聞網站的結果呢?是否是百度出于某種目的,干預了結果,使得新浪、搜狐這樣最重要的門戶網站的新聞不能及時被搜索到?如果不是,為什么其與Google的搜索結果,以及與人們心目中的重要排序差別如此之大?
搜索引擎是互聯網的基礎應用之一,網民對于搜索的依賴性,呈現增強趨勢。 而搜索引擎在某種程度上也成為了其他網站的集中入口,如果其對搜索結果進行顯性干預(如競價排名)或者隱性干預(屏蔽某些信息),則不僅會誤導網民,也會產生負面的社會效益,更會被人們所質疑。
目前國際上的慣例是將廣告和搜索內容完全分開。據Google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劉駿介紹,今天國際上絕大多數的搜索引擎已徹底摒棄了一些不當做法,把廣告和搜索內容完全分開。Google不會以接受任何款項做結果方面的改變(競價排名或付費收錄)。
本站文章除注明轉載外,均為本站原創或翻譯。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,但請務必注明出處、不得修改原文相關鏈接,如果存在內容上的異議請郵件反饋至chenjj@fc6vip.cn
文章轉載自:北京青年報